抓实阵地建设,构筑精神新高地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矩阵,精心打造覆盖全域的“1181”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。搭建理论宣讲、教育服务、文化服务、科技与科普服务、健康与体育以及惠民服务等六大服务平台,配套建设理论宣讲室、农家书屋、村史馆等功能空间,以数字化展陈、互动体验等形式,构建沉浸式文明实践场景,推动党的创新理论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深度融合,全方位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。
抓实队伍建设,谱写文明协奏曲。注重调动各方力量,倡导全民志愿、全域志愿,做大志愿服务“朋友圈”。广泛动员社区党员、乡土人才、致富能手、先进人物等,组建“1+4+N”志愿服务队伍,三百余名“文明使者”常年活跃在理论宣讲、文化惠民、健康关怀等前沿阵地,惠及群众超3000人次;引导各类公益机构、社会组织积极投身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,让文明实践有温度、有实效。
抓实机制创新,激活治理新动能。创新推行的居民“文明积分”制度,有效撬动群众自治热情。通过将环境卫生维护、垃圾分类、志愿服务等12项文明行为纳入量化积分体系,建立起积分公示墙实时晾晒成果,并设置生活用品兑换、便民服务折扣等多元激励措施,形成“行为有积分、积分有价值、价值促行动”的良性循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