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信扫一扫,快速登录
141
-2
7197
论坛元老
更多Ta的好帖>>
立项动因
泰和社区不少居民习惯将废旧毛衣送至垃圾分类点进行降级回收,这不仅浪费资源,还对环境造成一定压力。为进一步提升居民的环保意识,社区组织党员与“社区能人”成立“指尖工坊工作室”,将传统的手工编织、刺绣等非遗技艺与废旧毛衣改造相结合。
推进举措
融合资源
党建引领家风传承
联合共建单位、社会组织共同开展非遗拓印、泥塑制作等传统文化活动,并邀请社区及周边的9位非遗传承人现场授课,将非遗的“博”资源和社区的“广”居民相结合。坚持家校社共同发展,通过非遗能人、居民家庭、学校三方合作,开展各类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活动36次,引导居民深入学习中华优秀家风文化,积极弘扬家风家教传统。
<
>
左右滑动查看更多
融入服务
非遗丰富文化生活
按照“网格化管理,融入式服务”思路,精准对接居民文化需求,用心打磨“非遗课程包”,开展非遗剪纸、制香等居民“喜闻乐见”的传统文化活动44次。同时,在元宵节、清明节、五一假期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节日,开展造纸术、雕版拓印、金漆临摹、金箔作画、掐丝珐琅画、景泰蓝点翠首饰等“传统文化+节庆”活动80余场,旨在以更加灵活、多变的形式浸润社区居民。
授人以渔
传统技艺助力就业
为有效解决辖区妇女就业创业难题,社区组建了“传承志愿服务队”,定期开办毛线编织专项技能培训,并通过爱心义卖、搭建线上销售平台以及与爱心企业达成定向购买合作等方式,将“指尖技艺”转化为“指尖经济”,帮助居民们在发掘自身价值的过程中实现自我造血。
项目成效
自项目实施以来,社区开展的各项特色非遗传承活动,累计服务居民1260余人,成功孵化了78个“指尖工坊”辅助性就业岗位。其中,由党员妈妈运营的亲子服务和文化传承项目,吸引了44名青少年来社区体验非遗;社区培育的“向阳守望”自组织,鼓励了59名困难群众、残障人士参与学习手工编织等技能。
使用道具 举报
18
163
1923
版主
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史记泰州
GMT+8, 2025-4-8 02:57 , Processed in 0.076672 second(s), 26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