叮咚!新学期的脚步悄然而至 开学季做好健康第一课

  • |
  • 幻灯播放
  • |
  • 查看原图
  • |
  • 提示:支持键盘翻页 ←左 右→
loading...



[登录] 或 [注册] 发言!



狡猾的病原体最喜欢在小朋友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溜进身体里,让我们打喷嚏、流鼻涕、咳嗽,还会觉得浑身没力气,难受极了!流感病毒、腺病毒、鼻病毒等均可引起发热、鼻塞、咳嗽,它们大多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播,比如和感冒的小朋友一起玩耍、用了感染者的毛巾等等。


症状:高热(通常超过38.5℃)、咳嗽、喉咙痛、肌肉酸痛、头痛、乏力,部分儿童可能出现呕吐或腹泻。

传播途径:飞沫传播、接触传播。

治疗:抗病毒药物:如奥司他韦(Oseltamivir),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。对症治疗:退热药、补液、休息。


症状:发热、咳嗽、喉咙痛、结膜炎(红眼病)、腹泻等。

传播途径:飞沫传播、接触传播、粪-口传播。

治疗:对症治疗:退热药、补液、眼部症状可使用人工泪液。重症病例需住院治疗。


症状:恶心、呕吐、腹泻、腹痛,可能伴有低热。

传播途径:粪-口传播、接触传播。

治疗:对症治疗:补液(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液)、止吐药。注意饮食清淡,避免脱水。


症状:皮疹:初期为红色斑疹,随后发展为水疱,最终结痂。皮疹常从头皮、面部开始,逐渐扩散至躯干和四肢。发热:通常在皮疹出现前1-2天开始,持续数天。乏力、头痛。食欲不振。

传播途径:空气传播,接触传播。

治疗:可使用退热药缓解不适(禁用阿司匹林,以防瑞氏综合征)。止痒药:如抗组胺药或外用炉甘石洗剂 ...

症状:咽痛、发热、扁桃体红肿、颈部淋巴结肿大,可能伴有皮疹(猩红热)。

传播途径:飞沫传播、接触传播。

治疗:抗生素:如青霉素或阿莫西林,疗程通常为10天。




手每天要接触很多东西,很容易沾上细菌和病毒。所以,饭前便后、玩耍后、打喷嚏咳嗽后都要用肥皂和流动的水洗手,至少20秒哦!记得要用七步洗手法,把小手洗得干干净净!


冬末初春天气变化多端,早晚温差大,小朋友们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,不要着凉也不要捂出汗。


多喝水可以帮助身体排出毒素,让病原体无处藏身!4-8岁的孩子每天需喝1200ml–1700ml水,还可以多吃水果和蔬菜,补充维生素。另外,应坚持锻炼身体,跑步、跳绳、打球都可以,增强体质。


教室和家里要经常开窗通风,保持空气新鲜。




每天应保证充足的睡眠,小学生每天要睡10小时,中学生要睡8-9小时,早睡早起,才能精神饱满地迎接新的一天!

寒假里,小朋友们可能习惯了晚睡晚起,开学后要慢慢调整作息时间,早睡早起,适应学校的作息安排。



新学期新气象,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制定学习计划,合理安排学习和玩耍的时间,做到劳逸结合。


开学了可能会有点紧张,这是正常的。可以和老师、同学多交流,积极参加学校活动,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,很快就能适应学校生活啦!

如果小朋友出现感冒、腹泻、呕吐、皮疹,要及时告诉老师和家长,及时就医,多休息、多喝水,按时吃药。建议 ...




愿小朋友们

在新学期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明亮

学习快乐,成长无忧!


万学龙

刘麒彦

丁姗姗

沈广娥

吴友贵

陈进华

殷军民

花梅娟

许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