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信扫一扫,快速登录
963
-2
8093
论坛元老
更多Ta的好帖>>
长夏未尽,立秋已至
在大家还被蒸笼天折磨的时候
秋天已悄然而至
立秋是自然界阳气渐收,阴气渐长的转折点
自然界呈现“阳消阴长”的过渡状态
人体气血运行也随之发生变化
顺应时节调整养生方式
能为秋冬健康打下坚实基础
《黄帝内经》云:“秋三月,此谓容平,天气以急,地气以明,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”,意思是说,立秋后应顺应自然规律,早睡早起,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,有助于养阴润燥。
立秋后,自然界阳气渐弱,天气开始转凉,但夏季暑热之气未散,白昼仍会有气温较高之时,俗称“秋老虎”。但夜晚及初晨凉风习习,气温偏低,早晚温差变大。
因此,立秋时要根据气温变化加减衣物,夜间睡觉要盖好被子,防止着凉。
立秋时节,饮食既要注意健脾祛湿,以培土生金,顾护胃气;又要注意养肺润燥,以使金水相生,生津养阴。平时可适当多吃赤小豆、山药、芝麻、银耳、萝卜等食物。
从中医上讲,秋季人体精气处于收敛内养的阶段,所以运动量不宜过大,切勿大汗淋漓,以防出汗过多造成阳气损耗,此时早晚会相对凉爽一些,可适当活动,舒展筋骨。跳健身操、打乒乓球、登山、慢跑、太极、快走、瑜伽等都是不错的选择,保持适时有度、循序渐进地进行。
秋燥容易危害肺脏。点揉迎香穴具有清热散风、祛燥润肺、宣通鼻窍的作用。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约0.5寸、鼻唇沟中。用两手中指或食指指肚,顺逆各揉搓20~30次, 以迎香穴发酸、发胀、发热为度。
入秋后偶尔的气温回升堪比盛夏,出现胸闷的感觉。这时可以弹按极泉穴,该穴对治疗心痛、胸闷、咽干烦渴有效。极泉穴是手少阴心经第一要穴,位于腋窝顶点,腋动脉搏动处。弹按时力度应柔和,动作应连贯。每次弹按的量因人而异, 一般弹按10次左右。
立秋后是进食肉类、贴秋膘的好时机,但稍有不慎就会饮食积滞,损伤脾胃。可以按摩四缝穴,有消宿食、化积滞的作用。四缝穴位于第2、3、4、5指掌面第1、2节横纹中央点。最好用大拇指掐按, 一般按10~20次。
关元穴归属任脉经,为补益要穴,更偏于温育阳气,经常按摩此穴,可调整全身的呼吸功能,激发经气,升提气机。关元穴位于下腹部,脐中下3寸,前正中线上。用拇指指腹按揉关元穴3~5分钟,以感觉酸胀为宜。
天突穴属任脉,与肺部联系密切,外通气窍,是气息出入的要塞。按摩此穴,对祛除肺邪、润肺益气有重要作用。位于颈前区,胸骨上窝中央,前正中线上。用食指指腹按压天突穴2~3分钟,以感觉舒适为宜。
今年立秋的时候并没有出伏,在暑热、暑湿未消的同时,秋凉、秋燥也随着节气到来,寒热交互,雨后的湿气与立秋节后的燥邪并存。所以,立秋养生总的原则是健脾祛湿,养肺润燥,重视收养。尤其是容易出现咽喉不适、咳嗽、皮肤瘙痒、口鼻干燥等症状的朋友,秋季养生茶饮,这个时候一定要安排上。
酸梅汤
由玫瑰花、陈皮、洛神花
山楂、乌梅熬煮而成
老少皆宜
入口酸甜回甘
有清热解毒、增加食欲
补血益气之效
熬夜元气茶
由枸杞、石斛、红枣
人参、麦冬等熬煮而成
入口浓浓的人参香气
有提高免疫力、增元补气
抗疲劳之效
花青素抗衰茶
由桑葚、玫瑰、黑枣
黑枸杞、黑豆等熬煮而成
具有抗氧化、抗衰老
改善视力、缓解视疲劳的效果
“减脂瘦身茶”由
荷叶、茯苓、陈皮
薏仁、荷叶熬煮而成
既可去湿气、解腻刮油
还能促进新陈代谢
使用道具 举报
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史记泰州
GMT+8, 2025-8-11 02:03 , Processed in 0.083840 second(s), 26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